ldquo超rdquo有心机的子

为普及女性健康知识,每月“超女来了”公益团队将基层妇女健康筛查中发现的特殊病例和健康问题与读者分享,并邀请专家介绍和分析女性健康知识,提高基层妇女对体检和健康筛查的重视。同时,在义诊中遇到的其他常见问题,小编也会一并“安利”各位亲们。

随着超女行动的广泛深入,一位36岁的备孕妈妈进入了我们超女的视线中。B超显示:子宫内膜息肉可疑,不是太大,大概1cm。但是,宫腔镜手术进一步检查后,病理显示:子宫内膜腺癌!好在期别较早,手术顺利,现在术后2年了一直随访情况挺好。患者术前没有异常阴道出血或者月经异常的表现!所以,这不禁给我们提了一个醒,早期的子宫内膜癌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超有心机啊!

那我们现在就来聊一聊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是我国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以前我国女性妇科恶性肿瘤中发病最高的是宫颈癌,其次是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偏于西化,快餐、油炸类食品、高脂饮食越来越多,而且随着国家对“宫颈癌、乳腺癌”这两癌筛查战略的逐年实施,大大提高宫颈癌的早期筛出率!所以现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已经慢慢超过了宫颈癌,成为发病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这与西方国家非常接近。

《国际妇产科联合会妇癌报告》里提到,在世界范围内,子宫内膜癌是第六大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约有例新发病例。高收入国家的发病率(5.5%)高于低收入国家(4.2%),但是后者的疾病病死率却高于前者。至75岁时,妇女患子宫内膜癌的累积风险在高收入地区是1.6%,在低收入国家是0.7%。这种差别与肥胖和缺乏体力活动有关,这两个重要的高危因素在高收入国家普遍存在。肥胖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预后较差。在北美和欧洲,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是位列乳腺癌、肺癌和结直肠癌之后的第四个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年在欧洲估计有例女性死于子宫内膜癌,是女性患恶性肿瘤死因的第八位。在北美,子宫内膜癌位列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七位。年后,随着激素补充疗法中使用了联合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方法,全球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

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上升与人类生存时间延长、肥胖、糖尿病、高血压为主的代谢综合征增多等有关。子宫内膜癌与雌激素长期刺激有关,有明确的癌前病变,在雌激素的作用下逐步由增生过长、不典型增生直至癌变。临床上发现的子宫内膜癌多数是早期的病变,预后较好。

某些高危人群如LynchII型综合症患者可以通过子宫内膜活检或者在绝经后阴道超声来监测子宫内膜。出现症状后,超声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子宫内膜厚度少于5mm时其阴性预测价值高达96%。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癌最主要的临床症状!随着内镜技术在妇科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对于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宫腔镜检查及宫腔镜下取内膜活检的诊断性刮宫,是目前用于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最常见的方法。医院,若遇到B超提示子宫内膜占位、子宫内膜增厚或者不规则阴道出血的患者,很多医生想到的诊断方法都是诊刮,但是单纯的诊刮术存在它的不足,所以目前更倾向于进行宫腔镜指导下的诊刮,可以在宫腔镜的直视下对宫腔进行一个明确的判断,针对性地进行检查取样,减少漏诊率。关于宫腔镜是否会造成内膜癌的播散,很多研究已证实宫腔镜检查对内膜癌的预后并没有影响,所以这一点不需要担心。但是若在手术中怀疑患者是内膜癌,此时宫腔镜仅做诊断,并不进行治疗。

对于子宫内膜癌,首选治疗是全子宫切除。但是有些早期的年轻有生育要求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想保留生育功能该怎么治疗呢?对于年轻的、有强烈生育要求的患者则需要进行仔细评估,只有I型子宫内膜癌仅局限于子宫内膜尚未累及肌层,且有强烈保留生育要求,无其他禁忌症的患者才可以考虑进行保留生育功能的药物保守治疗。对于这类药物保守治疗的患者,仍存在很多风险,如大剂量的孕激素可能会造成肝功能的损伤、促进乳腺癌的发生、造成血栓的形成等,且保守治疗有效率大约为70%-80%,这意味着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会治疗无效,甚至可能疾病发生进展,最后仍需切除子宫。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过程对患者而言在精神上、躯体上以及经济上都有相当的压力,因为每3个月都要进行一个评估,发现疾病进展就要马上终止保守治疗。此外,长期服药后会造成水肿,长时间的治疗也需要耗费大量资金,治疗后的内膜较薄也不利于怀孕,备孕及怀孕过程中和生产之后均有复发的可能,这些问题都是为什么全子宫切除术是治疗首选。因此,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对于医生及患者都是一种挑战,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更需要临床、病理科、影像、宫腔镜、生殖等多科的协作。

对于老年女性来说,夜眠差、潮热、脾气暴躁、骨质疏松、排尿不适、阴道萎缩无法性生活等更年期综合征严重困扰着她们的老年生活,那么激素替代治疗会不会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呢?绝经激素治疗(menopausehormonetherapy,MHT)是女性健康之路的划时代创举,目前已被认为是绝经女性健康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绝经激素治疗的发展历程中,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一直为医者和使用者所顾忌。研究表明,在绝经激素治疗的应用中,有子宫的女性单用雌激素其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显著增加;雌孕激素联合应用中,序贯用药方案不增加或轻微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其风险值显著低于单用雌激素方案;连续联合用药明确降低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但长期应用(10年及以上)是否对子宫内膜有益仍存在争议。建议:(1)有子宫的MHT女性一定要加用孕激素保护子宫内膜,尽量选择天然孕酮,如微粒化黄体酮、地屈孕酮。(2)雌、孕激素序贯用药方案可作为围绝经期过渡用药,绝经后选择连续联合用药方案为宜。(3)应谨慎对待长期应用(10年及以上)绝经激素治疗的患者,定期利益风险比的评估。

专家简介

郭敏

医院

医院

温州市妇幼保健院

妇科副主任医师

擅长:妇产科常见疾病,妇科介入治疗,妇科肿瘤的诊治。

门诊时间:

信河院区:周一全天、周二上午

Hello,伙伴们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hkt.com/wacs/84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