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讲坛检查出子宫肌瘤,要不要处理
子宫肌瘤大家并不陌生,它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肌瘤的发病率难以准确统计。
子宫肌瘤的确切病因尚未明了,高危因素为年龄40岁、初潮年龄小、未生育、晚育、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激素补充治疗、子宫肌瘤家族史等,这些因素均与子宫肌瘤的发病风险增加密切相关。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易感性、性激素水平和干细胞功能失调有关。
子宫肌瘤的症状肌瘤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患者症状与肌瘤的部位、生长速度及肌瘤变性有密切关系。
月经改变常表现为月经增多、经期延长、淋漓出血及月经周期缩短,可发生继发性贫血;也可出现有阴道分泌物增多或阴道排液。
肌瘤较大时可能扪及腹部包块,清晨膀胱充盈时更明显。肌瘤较大时也可压迫膀胱、直肠或输尿管等出现相应的压迫症状。
黏膜下肌瘤可引起痛经,浆膜下肌瘤蒂扭转可出现急腹痛,肌瘤红色变性时可出现腹痛伴发热。
子宫肌瘤可影响宫腔形态、阻塞输卵管开口或压迫输卵管使之扭曲变形等均可能导致不孕。
影像学诊断子宫肌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主要包括超声及MRI检查,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肌瘤的常用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对于多发性小肌瘤(如直径0.5cm以下)的准确定位及计数还存在一定的误差。
MRI检查能发现直径0.3cm的肌瘤,对于肌瘤的大小、数量及位置能准确辨别,是超声检查的重要补充手段;但费用高,而且如果有宫内节育器时会影响对黏膜下肌瘤的诊断。
什么样的肌瘤需要手术治疗呢?(1)子宫肌瘤合并月经过多或异常出血甚至导致贫血;或压迫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出现相关症状,经药物治疗无效;
(2)子宫肌瘤合并不孕;
(3)子宫肌瘤患者准备妊娠时若肌瘤直径≥4cm建议剔除;
(4)绝经后未行激素补充治疗但肌瘤仍生长。
手术禁忌症:生殖道或全身感染的急性期;
严重内科疾患如心、肝、肾功能衰竭的急性期;
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及血液病;
存在其他不能耐受麻醉及手术的情况;
膈疝患者禁行腹腔镜;
子宫肌瘤生长较快、影像学提示有恶性倾向者不适合行子宫肌瘤剔除术。
什么情况下肌瘤可以药物治疗呢?(1)子宫肌瘤导致月经过多、贫血和压迫症状,不愿手术者;
(2)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切除术前预处理纠正贫血、缩小肌瘤和子宫体积,为手术治疗做准备;
(3)子宫肌瘤患者孕前可使用药物缩小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为妊娠做准备;
(4)多发性子宫肌瘤剔除术后,预防肌瘤近期复发;
(5)有手术治疗禁忌证者。
药物治疗的禁忌证:肌瘤生长较快或肌瘤发生变性,不能排除恶变者;
有异常子宫出血时须除外子宫内膜病变,必要时行宫腔镜检查和诊刮;
怀疑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时应手术治疗。
本文转自:彭丹红工作室
免责申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平台,不作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敬请谅解,联系我们删除。
更多精品科普,点击“蔚蓝讲坛”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hkt.com/wacs/10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