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潜伏的威胁

不久前,62岁的冯女士在锻炼身体时,突然出现阴道流血,对已经绝经的她来说,这种情况十分突然。医院就诊。结果令她和她的家人震惊不已:子宫内膜癌!!!

发生如此重大的疾病,冯女士为何之前却毫无察觉?医生在询问病史时发现,冯女士在退休后,已经很多年没有做过任何妇科体检了,而早在诊断明确的半年前,冯女士就有不规则的阴道流液,可这并未引起她的重视。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王晓瑾表示,像冯女士这样在绝经后就不再重视生殖系统的检查的中老年女性,在我市很普遍。

事实上,子宫内膜癌大多数会发生在更年期或绝经以后。统计表明,50岁以上妇女占80%以上。但近年来的医学普查统计又显示出一个让人不安的新变化:40-49岁妇女发病率有明显增加趋势。如今,子宫内膜癌已成为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之一,每年有接近20万的新发病例,并已成为导致死亡的仅次于卵巢癌和宫颈癌的第三种常见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发病率在各地区有差异,在北美和欧洲其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肺癌、结直肠肿瘤,高居女性生殖系统癌症的首位。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条件的改善,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亦逐年升高,目前仅次于宫颈癌,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

王晓瑾医生介绍说,临床表现症状上来看,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也可能会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不同程度的阴道排液、因癌灶和其引发的出血或感染刺激子宫收缩所引起的下腹隐痛、不适、长期出血患者可继发贫血,合并宫腔积脓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病征,晚期患者可触及腹部包块,下肢水肿或出现恶病质状态,甚至在锁骨上、腹股沟等处可转移灶。

其实,多数子宫内膜癌发展缓慢,在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中属疗效较好的一种,其疗效和预后,与癌的恶性程度及病变范围密切相关。因为目前各种肿瘤均无有效的预防方法,所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提高疗效,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面对本病近年来不断上升的发病趋势,王晓瑾主任表示,市民应首先要学会自我检测。比如,更年期阶段月经如出现“少”和“稀”,属正常生理改变,如发生“多”和“频”则属异常;绝经后如白带增多,出现血性或脓性排液绝不可忽视,如绝经后阴道再次出血应看作是一个严重信号,应及时就诊,减少延误;不孕、不育或绝经延迟至55岁以上者;特别是合并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的女性若绝经后又有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排液臭则更应引起注意。而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绝不能忽视或避讳,医院进行分段诊刮,如条件允许建议进行宫腔镜检查以增加检出率,根据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即可作出早期诊断,以便及时治疗。

因子宫内膜癌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尚不能预防其发生,因此,重点应放在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上。对绝经后出血,更年期月经紊乱应注意排除子宫内膜癌的可能,对年轻妇女月经紊乱治疗无效者,亦应及时做b超检查和子宫内膜检查。重视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对已证实有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等癌前病变者,根据患者情况宜行全子宫切除术,有生育要求者应及时给予大剂量孕激素治疗并监测病情变化。患者应严格掌握激素替代治疗的适应症,并合理使用,对更年期及绝经后妇女更应慎用。对有子宫的妇女,在应用雌激素的同时宜适当应用孕激素保护子宫内膜,并严密监测。、

子宫内膜癌发病的高危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与雌激素的长期刺激有关,如不孕者、患多囊卵巢综合征、功能性卵巢肿瘤等高雌激素水平者高发,长期应用无孕酮拮抗的雌激素者高发;二是与患代谢紊乱性疾病相关,如过度肥胖、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明显高发;三是与遗传因素有关,约2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其近亲有家族肿瘤史。

治疗子宫内膜癌应以手术为主,辅以放疗、化疗、激素用药等手段。早期病人经过规范的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中晚期病人也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从改变生活习惯做起,市民应节制饮食,加强锻炼,通过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富贵病”的发生减少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









































北京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hkt.com/wazlyy/164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