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辩证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
正常女性子宫腔内有一层内膜,称为子宫内膜。这层子宫内膜从青春期到绝经期,随每月一次的排卵会增加、分泌、脱落,形成月经从阴道中排出。
如果身体其他部位也有子宫内膜,并随排卵发生同样变化,就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如果异位发生在子宫的肌肉层中,则称为子宫肌腺症。
由于这种积累的经血没有出路,形成一个包囊,这种异位的子宫内膜也受雌激素的影响,随同月经周期也会发生反复的出血,形成内含陈旧性积血的囊肿,这种陈旧性血呈褐色,粘稠如糊状,似巧克力,故又称“巧克力囊肿”。这是许多女性最常见的一种囊肿。
内异症分几种?
根据子宫内膜种植部位的不同,可将其分为:
●腹膜型-----发生在盆腔腹膜的内异症。
●卵巢型-----发生在卵巢的内异症,即巧克力囊肿。
●深部浸润型---又称深部结节性,指生长在盆腔后部较低处且生长较深的内异症,比如宫底韧带、直肠子宫凹陷处、直肠、输尿管等部位。典型的体征是妇检可触及宫骶韧带痛性结节。
●其他类型---比如发生在肺、胸膜的等比较少见的内异症。
内异症有什么临床症状?
●盆腔疼痛:是内异症最典型的症状,常见的有月经前或后痛经、慢性盆腔痛和深部性交痛。
●盆腔包块:常见的是卵巢巧克力囊肿(一旦破裂也可引起急性下腹疼痛)。
●怀孕困难:有近50%的患者合并不孕,长期的痛经困扰,可破坏女性生育能力,因此想宝宝的患者尽快做好生育计划吧~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还不是十分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腹膜和卵巢上皮具有转化成与子宫内膜相似的潜在能力,当遇到某些刺激后就转化成异位的子宫内膜。
②经血流出受阻。破碎的子宫内膜随着经血的倒流进入腹腔或进入子宫肌层并种植在那里。
③卵巢功能异常。
④不注意经期卫生,经期同房或做人工流产。
⑤遗传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和家族聚集性,有家族病史的人患此病居多。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易发人群
①月经初潮年龄早的女性。初潮早增加了经血倒流的机会。
②月经周期短、行经时间长者,亦增加了经血倒流的机会,易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
③痛经或原发性痛经可使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增加,痛经程度越重,发病危害越大。因为痛经者在经期时子宫收缩增强,子宫腔内压力增加,增加了经血倒流的机会。
④经期从事跑步、球类或游泳等活动,易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与经期剧烈运动时体位改变有关,同时,经期盆腔充血,子宫腔内张力增加,易使经血倒流,而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
⑤不孕女性易患子宫内膜异位症,而妊娠对子宫内膜异位有治疗作用,孕与不孕两者差别显著。孕期没有了月经,就没有经血倒流问题;同时因大量孕激素的作用,异位的子宫内膜会发生蜕膜样改变,甚至坏死蜕变。
⑥如吸管拔出子宫颈口仍带负压,易促使子宫内膜碎片和血液通过输卵管而进入盆腔,引起子宫内膜移植而发病。
⑦放置宫内节育器者,月经量增多,增加了经血倒流的机会,也是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因素之一。
⑧月经期骑自行车能促进经血倒流,特别是后倾子宫,影响经血畅流,加之骑车对盆腔会产生一个均匀、缓慢、持续的振动,会使经血倒流,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⑨人体免疫功能低下,不能清除经血倒流入盆腔的子宫内膜组织,使子宫内膜在异位种植生长而发病。
⑩刮宫产、足月阴道分娩后用纱布清理子宫时,也易将子宫内膜碎片带入腹腔、会阴切口或破裂口处种植而发病。
西医治疗
由于内异症相关疼痛的多样性、复杂性及严重性,疼痛的治疗是内异症治疗中的关键和难题。内异症相关疼痛的治疗应根据患者年龄、病灶、累及器官情况、疼痛程度、生育要求而个体化。目前治疗内异症疼痛的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手术联合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对没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内异症疼痛首选药物治疗。一线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口服避孕药(OCs)及口服高效孕激素等。二线药物包括GnRH-a、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LNG-IUS)。一线药物治疗无效改二线药物,如仍然无效,应考虑手术治疗。
中医传统疗法作为一种绿色疗法,已被广泛的应用于辅助生殖技术中。中医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优势在于综合了对局部靶器官与整体内分泌水平的双重良性调节。国内外已有越来越多的内异症患者接受了中医治疗,并且均得到了肯定的治疗结果。
内异症,尝试一下中医吧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一种多因素、雌激素依赖性、炎症性妇科疾病,其往往伴有长期的盆腔疼痛,除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以外,内异症患者的不孕风险也较健康人群显著增加,而它的治疗难题也困扰了临床的妇科医生们。
中医传统疗法作为一种绿色、无副作用的补充替代疗法,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以及辅助生殖助孕,在国内外均受到欢迎与认同。
中医对内异症的认识内异症在中医属于“痛经”、“癥瘕”、“月经不调”等疾病范畴。中医理论认为,内异症是离经之血当行不行,停滞于子宫、卵巢,日久形成瘀血,发为痛经与不孕。中医治疗内异症的主要原则是活血化瘀。它的优势在于能够直接作用在局部,促进子宫局部的血液循环,清除靶器官中的瘀血,减轻内异症患者盆腔痛、肛门坠胀、腰骶痛等症状。
引起女性痛经的原因有很多很多,所以医师们的第一步就是辨识,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症状通常为:
子宫内膜异位症要记住核心的两个字“血瘀”。
但是“血瘀”也分为不同的症型,分辨症型对于诊治也至关重要。
1.肾虚瘀结
这类的患者就要“活血化瘀,消症止痛”,可以选用中成药化症回生口服液(月经前5-7天至来月经第5天服用),然后可服用桂枝茯苓丸。
2.气滞血瘀
这类的患者就要“行气活血,逐瘀软坚”,可选用宫瘤清颗粒(经前使用至月经第2天),然后可服用桂枝茯苓丸。
3.气虚血瘀
这类患者就要“益气补血,活血化瘀”,可选用复方益母草胶囊(月经前5-7天服用至月经期),月经结束后可服用桂枝茯苓丸及八珍益母颗粒。或炙黄芪水送服桂枝茯苓丸。
4.寒凝血瘀
这类患者要“温经散寒,逐瘀软坚”,可选用少腹逐瘀颗粒(经前使用)+桂枝茯苓丸(经后使用)。
5.痰瘀互结
这类患者要“益气补血,活血化瘀”,可选用陈夏六君子丸与血府逐瘀丸(经期经后均可服用)。
中医除了局部作用以外,更重要的是可通过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的调节,使内异症的患者异常的激素水平恢复正常,也就是达到中医讲的阴平阳秘,精神乃至的效果。
综上,中医疗法对内异症的治疗优势是多方面的,既能减轻患者疼痛不适症状,调节内分泌水平,改善促排及胚胎移植的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在线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hkt.com/wahl/9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