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知识普及——子宫内膜癌及使用雪莲滋养
子宫内膜癌症状体征
不规则阴道出血,阴道排液,稀薄的白色分泌物,阵发性下腹痛,腹部包块,同侧肾盂、输尿管积水,肾萎缩,继发贫血,消瘦、发热、恶液质。
子宫内膜癌的病因
长期持续的雌激素刺激
子宫内膜在雌激素的长期持续刺激、又无孕激素拮抗,可发生子宫内膜增生症,也可癌变。
体制因素
内膜癌易发生在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孕或不育及绝经的妇女。
遗传因素
约20%内膜癌患者有家族史。目前,对子宫内膜癌的病因仍不十分清楚,根据临床资料与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机制可分为两类:雌激素依赖型和非雌激素依赖型。
子宫内膜癌的症状
阴道出血
这是子宫内膜癌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多表现为不规则出血、出血量时多时少。未绝经妇女可能月经量多,持续时间延长;绝经后妇女出现绝经后出血。
阴道排液
子宫内膜癌组织坏死、脱落,可引起渗液经由阴道排出,可呈米汤样混有血液,或为脓性,伴有臭味。
疼痛
多发生在晚期病人,由于肿瘤压迫神经而造成。疼痛可发生在腰骶部、下腹部,并可向腿部放射。
经检查,早期多无明显异常
晚期可表现为子宫增大、变软;绝经后妇女的子宫不萎缩或有增大,盆腔可触到转移的肿块。
根据以上症状,再进行辅助检查,是否为子宫内膜癌多可确诊。因此妇女应随时注意自己月经的变化,注意阴道分泌物的性状;一旦出现症状,及早到医院检查。
子宫内膜癌的检查
分段诊断性刮宫
分段诊断性刮宫是主要的确诊方法。先用小刮匙环刮颈管,再进入宫腔依次刮取宫体、宫底部内膜。术时务须小心,慎防子宫穿孔。尤其当刮出多量豆渣样组织,高度怀疑为子宫内膜癌时,应立即停止手术。刮出物分别作好标记,送病理检查。
宫腔镜检查
诊刮阴性,而病史有癌症可疑时可行宫腔镜检查,直视子宫内膜。如有癌灶,则可直接观察其部位、大小、生长形态,并可取材送病理检查。
子宫内膜癌的预防
子宫内膜癌的预防主要针对于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
1、开展防癌宣传普查,加强卫生医学知识、教育有更年期异常出血、阴道排液、合并肥胖、高血压或糖尿病的妇女,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早期诊断。
2、治疗癌前病史,对子宫内膜有增长生过长,特别是有不典型增生患者,应积极给予治疗,严密随诊。疗效不好者及时手术切除子宫。若患者已有子女,或无生育希望或年龄较大者,可不必保守治疗。直接切除子宫。
3、有妇科良性疾病时,最好不采用放疗,以免诱发肿瘤。
4、严格掌握雌激素使用的指征,更年期妇女使用雌激素进行替代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同时应用孕激素以定期转化子宫内膜。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hkt.com/wahl/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