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子宫肉瘤肌瘤息肉的磁共振

子宫肉瘤

临床与病理

少见,恶性高,致死率高。包括平滑肌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恶性中胚层混合瘤、腺肉瘤。宫体及宫颈均可,体部常见。无特异的分期系统,肿瘤一旦侵犯子宫外,将很快侵犯血管、淋巴管和临近盆腔结构,肺是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

MR特点

表现为广泛的肌层侵犯,T1WI为均一中等信号强度,T2WI等低信号。增强肿瘤早期明显不均匀强化,肌层常见肿瘤扩散。

讨论

MR对子宫肉瘤很敏感,能准确定位,如黏膜下、肌层或浆膜。T1WI常不能与子宫肌层区别,T2WI正常肌层与内膜呈高信号,子宫肉瘤呈低信号而显示清晰。

鉴别诊断

与子宫内膜癌鉴别。子宫肉瘤呈早期明显强化和逐渐延迟强化的区域,早期的持续强化在组织学上与血供丰富的肉瘤样成分相关。子宫内膜癌不出现此强化。

子宫平滑肌瘤

临床与病理

由平滑肌和纤维组织组成。根据部位可分为肌壁间肌瘤、黏膜肌瘤、浆膜肌瘤。表现为月经过多、痛经、不孕症、习惯性流产等。

MRI特点

典型的肌瘤T1WI和T2WI呈低信号,增强肌瘤的强化与肌层相仿,但信号强度略低于肌层。退变型肌瘤T2WI呈不均匀高低混杂影,增强可无明显强化。宫腔受压变形,子宫增大、形态不规则。

讨论

MR对子宫肌瘤很敏感,能发现<1.0cm病灶,且能对肌瘤进行准确定位。

鉴别诊断

浆膜下或阔韧带区的肌瘤需要与来源于卵巢的纤维瘤进行鉴别。因这两种肿瘤在T2WI上均为低信号,鉴别存在困难,但后者亦多为良性肿瘤。黏膜下子宫肌瘤需与子宫息肉、内膜增生或内膜癌鉴别,一般者三种病变在T2WI表现为长条形或与周围肌层分界不清呈浸润性的高信号。

子宫内膜息肉

流行病学与病理

子宫内膜基底层局部增生逐渐向上生长到子宫内膜表面而成。40-50岁绝经期妇女常见。临床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及月经过多。子宫内膜增生包括单纯性增生、腺囊性增生、腺瘤样增生和非典型增生。

MRI特点

子宫内膜息肉T2WI最常见表现为中高信号的结节影。增强呈典型的息肉强化程度略低与内膜但与临近肌层强化相似或略高于肌层。子宫内膜增生T2WI表现为子宫内膜弥漫性增厚,与癌不易鉴别。

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通常与宫腔内可见条形异常信号影,有或无蒂,动态增强呈渐进性强化。子宫内膜增生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扩散加权无明显扩散受限,增强呈渐进强化。

鉴别诊断

子宫内膜癌:扩散明显受限,ADC值减低,动态增强曲线呈平台型或流出型。

往期精彩回顾

丨点击→丨新乡医学影像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hkt.com/wacs/973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