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子宫内膜增厚怎么办

子宫内膜在女性的一生中承担中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一个女性是否能够成功受孕。而如果子宫内膜厚就会对女性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很多女性对子宫壁厚都了解的不多,总认为这是正常的现象,然而专家提醒,子宫内膜厚并不是正常的现象,很多时候是由于某些疾病所引起。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

正常生理情况下,子宫内膜的厚度会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分为月经期、增殖期和分泌期。

月经期子宫内膜功能层剥脱,厚度最薄。增殖期,子宫内膜在雌激素作用下表现增殖性变化,厚度可达3-5mm。分泌期,子宫内膜在雌激素、孕激素共同作用下进一步增厚可达10mm。

什么是子宫内膜增生?

有很大一部分女性朋友,在出现月经出血时间长,不容易干净的情况下,去检查均被告知是子宫内膜增生,那么什么是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增生又是如果引起的呢?

子宫内膜增厚的原因主要由于大量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所致。是疾病的一种表现,目前需要积极治疗子宫内膜增厚背后的疾病—功血。如果得不到积极治疗。那么还是会有可能影响到受孕的。因为,如果说功血是无排卵性的,那么就不会有排卵,更谈不上怀孕了。

宫内膜增生是指子宫内膜腺体的不规则增殖,同时伴有腺体、间质比例增加等病理改变的器质性疾病。

子宫内膜增厚可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淋漓不净,导致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经量不定甚至大出血,引发女性贫血、休克等。

正常的子宫内膜厚度

正常的子宫厚度是5-10mm,但是每一个人的厚度都不一样。

子宫内膜的厚度会随着月经的来潮有着规律性的变化,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子宫内膜分为两层,一个是基底层,一个是功能层。基底层不受月经周期中卵巢激素变化的影响,在月经期不变;功能层受卵巢激素的影响有周期性变化,月经期坏死脱落。因此,子宫内膜的厚度会随着月经周期出现周期性变化。

以一个月经周期28天为例,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一般可以分为月经期、增生期和分泌期三个阶段。月经周期第l到4日为月经期,这个时候孕激素作用,子宫内膜会呈现分泌反应。第5到14日卵泡发育成熟的时候,是增生期,子宫内膜和间质细胞会呈增生状态。最后的分泌期,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下降,会使内膜中前列腺素合成活化,刺激子宫肌层收缩而引起内膜功能层的螺旋小动脉持续痉挛,内膜血流减少。这时子宫内膜厚度可以达到5-10mm。

子宫内膜增厚有什么症状?

子宫内膜的厚度是随着月经周期不断变化的,在卵巢周期中,当卵巢内有卵泡发育及成熟时,在卵巢分泌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出现增生现象即增生期内膜,排卵后,在卵巢黄体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的作用下,使增生的子宫内膜有分泌现象即分泌期内膜,卵巢内黄体退化后,由于雌激素及孕激素量的减少,子宫内膜失去了支持出现坏死和剥落,表现为月经来潮,此时称月经期内膜,子宫内膜厚度并不是恒定不变的。

子宫内膜增生症状:月经失调是宫内膜增生的突出症状之一,常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稀发,闭经或闭经一段后出血不止。一般称之为无排卵功血。生殖期无排卵功血患者除阴道流血以外,不育亦为其主要症状。

子宫内膜增厚的危害有哪些?

1、肥胖:

肥胖妇女,肾上腺分泌的雄烯二酮,经脂肪组织内芳香化酶作用转化为雌酮;脂肪组织越多,血浆中雌酮水平越高,因而造成持续性雌激素影响。

2、内分泌功能性肿瘤:

内分泌功能性肿瘤是罕见的肿瘤,内分泌功能性肿瘤的占7.5%。垂体腺的促性腺功能不正常,卵巢颗粒细胞瘤也是持续性分泌雌激素的肿瘤。

3、子宫内膜单纯增生:

病变的子宫稍大,内膜明显增厚,有时呈弥漫息肉状。刮宫物量较大,可混有红色光滑的息肉状组织。

4、子宫内膜复杂增生:

病变的子宫内膜可以增厚或很薄,也可以呈息肉状。与单纯增生不同的是,病变为腺体成分的局灶性增生而不累及间质。刮宫物量可多可少,常混有正常、萎缩或其他类型增生的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增厚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对于年龄较小、有生育需求或者是病情较轻的患者来说,可以选择通过药物来控制病情。

2、生活调理:主要包括、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度运动、控制体重,调节心态等等。

3、手术治疗:对于年纪大、无生育需求、或者是有癌变倾向的患者来说,可以考虑手术切除子宫的方式。

女性子宫内膜增厚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增厚的效果好,主要是相比于西医来说。对于子宫内膜增厚的治疗,西医主要采用的是促排卵药物或是激素类药物,要么就是采用手术,如刮宫或是子宫切除等

然而西医治疗上多是治标不治本,因此很难达到治愈的目的。药物治疗单纯的促排卵或者抑制雌激素引起的子宫内膜增生,虽能够改善症状,无法除病根;手术刮宫,能够刮去增厚的内膜,却无法清除病灶,而子宫切除虽能彻底治疗子宫内膜增厚,却对患者伤害很大,术后也就不会怀孕。中医保守治疗,从整体出发来调理患者的体内环境,帮助消除子宫内膜厚,安全无副作用,所以说效果更好。

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增厚的办法是什么呢?

中医治疗路径

中医认为,本病与血瘀有关,以胞宫胞脉血瘀为主要病机。经期产后余血流注于子宫冲任脉络之外,气血运行失畅,加之肾虚气弱,以致蕴结日久而为血瘀,但又有侧重于气滞、寒凝、气虚、热郁、肾虚等等不同。血瘀不仅是内异症病理产物,同时也是继发致病因素,从而导致本病缠绵难愈。在辨证上,应谨守“瘀阻胞宫、冲任”的基本病机,治疗本着“实者泻之,结者散之”原,治以“活血化瘀,消症散结止痛之法,根据患者的不同主证,如痛经、包块、不育等施以个体化治疗。

中医治疗策略

由于瘀血致病变化多端,瘀血壅阻经脉可令脉道不畅,亦可致血无法循经而妄行,变生内异症诸多证候。治疗以“活血化瘀,消症散结止痛”为大法,具体要根据患者痛经、包块、不育等不同主症,施以个体化治疗。此外,内异症患者往往存在气虚、血虚、肾虚等体质下降因素,呈晃虚实夹杂的情况,治疗还要注意标本兼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固本培元,提高身体抵抗力才能治愈或减少复发。

选药组方时宜根据主症、伴随症和舌脉象等寻求血瘀的成因,分别予以理气行滞、温经散寒、补肾温阳、健脾益气、清热凉血、化痰除湿诸法。瘀久积而成症者,又当散结消癥。同时注意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治有侧重,经期以调经止痛为先,平时重在化瘀攻破。由于本病疗程较长,用药又多为克伐之剂,宜择时佐配补肾、益气、养血之品。注意活血化瘀少动血,散结消瘀慎攻破,通脉调经以助孕,补益勿用壅补剂,务使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瘀。

在线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hkt.com/wacs/86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