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E第十四届世界子宫内膜

北京时间3月10日凌晨4点,第十四届世界子宫内膜异位症大会(WCE)第四日的议程拉开帷幕。本日共设有2场专题论坛+特邀报告,1场主旨发言,3场口头交流,1场视频交流。

专题论坛+特邀报告

01

论坛一:发生机制与病因

特邀

报告

内异症病因学的最新进展以及潜在的转化可能

英国的PhilippaSaunders教授为我们总结了内异症病因学的最新进展以及潜在的转化可能。她探讨了内异症病人病灶微环境的变化,包括免疫细胞、细胞因子、乳酸以及病灶组织细胞异质性等。未来的方向包括新的动物模型,利用大数据比如单细胞测序、蛋白组学,去发现病灶新的生物标记物,以及调控基因与靶点,进一步为内异症诊断治疗提供新的思路。西班牙的RaulGomez探讨了以血管新生为靶点去治疗内异症,从CD单抗角度探讨了其治疗内异症的可能性,发现CD单抗能减少内异症病灶血管新生,减少内异症病灶形成和发展。来自日本的YosukeTarumi分享的主题是辅助T细胞产生的IL-9诱导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炎症反应。他的研究发现,内异症病人标本中CD4+IL-9+细胞比例显著增加。体外研究表明,从IL-9通过其受体调控OESC增殖以及粘附,IL-9上调了MAPK信号路。因此,IL-9以及MAPK信号通路可能成为内异症治疗新靶点。来自美国的NaliniSantanam教授讲述了内异症腹腔液微环境与卵巢癌相关。她们发现,内异症腹腔液能增加EOC增殖以及迁移,增加肿瘤调控基因FOXP3、BCL-2以及TLR-4的表达。过多的FOXP3表达以及TLR信号通路激活会使内异症向肿瘤发展。来自复医院的陈曦医生演讲的主题是补体C5A-C5A受体影响巨噬细胞极化及免疫微环境。她的研究发现,C5AR1抑制剂通过影响巨噬细胞极化,减轻内异症发展,M2巨噬细胞在内异症标本中增加,PMX能减轻内异症发生。荷兰的JoostFrieling教授演讲主题是子宫内膜异位症中T细胞的特征。他的研究发现,深部内异症病灶对细胞毒性T细胞更有利,肿瘤反应性细胞毒性T细胞的比例和黑色素瘤、卵巢癌类似。Treg细胞增殖率超过了CD4+细胞亚群,其通过充分的免疫反应抑制病灶的根除。最后,几位发言者回答了提问,并集中讨论了实验用的腹腔液收集、内异症病灶细胞异质性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的免疫学数据库等相关问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及病因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多新进展,未来需要更多的大数据研究。

02

论坛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治疗

特邀

报告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治疗

法国的HoraceRoman教授首先做特邀报告,主题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治疗。他介绍了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三种手术方式和相关的术后近远期并发症。Roman教授分享了自己的相关研究,考虑到长期的生活质量和手术后肠道功能的影响,保守的肠道手术是可行的,提倡根据内异症的位置、大小等进行个体化的手术方式选择。最后Roman教授作为年第六届欧洲内异症大会的东道主欢迎大家积极参与。另外还有四位学者也分享了关于内异症手术的内容。比利时的CelineBafort教授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hkt.com/wazlyy/104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