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的另一个祸首子宫内膜异位症

前一篇文章,我谈到,痛经要警惕是否患了子宫肌腺症,其实,痛经还有另外一个罪魁祸首——子宫内膜异位症,它的发病年龄在15-49岁之间,76%在25-45岁之间,生育少、生育晚的妇女发病明显多于多生育者。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部位时,继续生长,最终生成疤痕粘连样病灶,或形成卵巢囊肿,引起痛经、盆腔包块、不孕症。异位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包括脐、膀胱、肾、输尿管等,但大部分位于盆腔内,以卵巢及宫骶韧带最常见,其次为子宫、直肠子宫陷凹等,故有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称。

有些女孩初潮后便开始出现痛经,甚至需要卧床休息,停课,打止痛针,而大部分女孩发育后身材变为婀娜多姿,只是周期性来一次月经,根本就没有痛经一说。

同样是女人,为什么差别就那么大呢?

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至少可能和以下有关。

1、子宫内膜种植学说:经期时月经血会经输卵管倒流至盆腔,种植至卵巢和邻近的盆腔腹膜,所有的女性都存在经血逆流,但仅有10%-15%的女性,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和其盆腔腹膜有炎症,或和免疫缺陷或内分泌失调有关。

2、多次人工流产、输卵管通液,可使子宫内膜种植至盆腔,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3、剖宫产或分娩后可使子宫内膜异位种植至腹壁切口或会阴切口上,形成异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4、具有家族聚集性,患者一级亲属的发病风险是无家族史者的7倍,母亲患此病,其女儿发病风险将增高。

症状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包括月经期疼痛、排卵痛、深部性交痛、性交后的延期疼痛、异常出血、慢性盆腔疼痛、疲劳感、不孕症。尤其是在不孕症约40%-60%可能性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所以说: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无所不在的疾病,它虽然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像恶性肿瘤一样可以蔓延泛滥至全身各处,包括肺、胸膜、乳腺、甚至手臂、大脑等处。

目前除脾脏没有报道外,其它均出现了子宫内膜异位症。

诊断

根据女性有痛经、不孕或慢性盆腔痛病史,妇科检查发现盆腔内有触痛性结节或盆腔囊性包块,可初步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同时结合:

1、阴道或腹部B超可发现盆腔囊肿的大小和形状,卵巢内巧克力囊肿,B超可发现细小均质点状回声是巧囊的特征性表现。

2、血清CA,可以增高。

3、必要时可结合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

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被称为具有恶性疾病生物学行为的良性疾病,是妇产科医生非常棘手和头痛的疾病,治疗包括手术、药物、内分泌调节、心理疏导、辅助生殖等多重手段,需要医生具备精湛的妇科手术技术,扎实的妇科内分泌基础,为不同年龄段、不同症状、不同生育要求的病人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

妇科医生有一句行话,如果今天要做一名妇科肿瘤或一台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重度粘连的手术,则早餐需吃钢筋煮面,没有足够的体力是保证不了手术的艰难进行的。

不管如何,治疗的原则是:缩减和去除病灶,减轻和控制疼痛,治疗和促进生育,预防和减少复发。

1、症状轻或不影响生育的轻微病变可选用期待治疗,如合并不孕症则建议行腹腔镜探查术,早期发现、早期处理、早期受孕,一旦妊娠,异位内膜病灶可以萎缩,延缓复发的时间和痛经的程度。

2、药物治疗

往往是已行腹腔镜的保守卵巢手术,如腹腔镜下巧囊剔除术,还有其它残余的病灶,为了控制复发而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包括:孕三烯酮、达那唑、GnRHa或口服避孕药或上曼月乐环。

3、手术治疗

目前以腹腔镜确认+手术+药物控制复发为金标准治疗。

①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切除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保留子宫、一侧或双侧卵巢。

②保留卵巢功能手术:针对无生育要求的重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切除病灶及子宫,保留一侧或双侧卵巢。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激素依赖性疾病,只要有卵巢存在,不管是手术或药物,还是手术+药物治疗都有复发的可能性。

③根治性手术:将子宫、双卵巢及盆腔内所有异位内膜病灶予以切除和清除,适合于45岁以上重症患者。

术后几乎不复发

预防

1、最大程度防止经血逆流,避免经期剧烈运动,禁止经期性生活。

2、口服避孕药避孕。

3、防止医源性内膜异位种植,避免多次人工流产、清宫术,人工流产时负压不宜过高,剖宫产术保护腹壁切口,很多宫腔操作禁止在月经前进行。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暖心公益活动
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hkt.com/ways/55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