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军教授专访早期子宫内膜癌个体化诊疗
子宫内膜癌是美国及西方发达国家最为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在我国近年来发病率亦逐年上升,并有年轻化趋势,随着对子宫内膜癌生物学特性认识的不断深入,我国在子宫内膜癌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在红房子论坛暨第四届复医院国际妇产科高峰论坛上,中国妇产科在线采访到复医院陈晓军教授,陈教授就此次会议的亮点及意义、早期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个体化诊疗模式、早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可否保留生育功能的思考、血中性激素与胰岛素水平与子宫内膜增殖程度的相关性性及保守治疗后如何预防子宫内膜病变复发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讲解。
专家简介
陈晓军,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复医院党委副书记。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青年学组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委员。致力于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临床与基础研究。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银蛇奖提名奖、复旦大学十大医务青年等荣誉称号。1中国妇产科在线:陈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能接受中国妇产科在线的采访。第四届复医院国际妇产科高峰论坛聚焦“科技创新促进女性生殖健康”,本次论坛您作为组织委员,能否向我们分享一下您认为本次会议的亮点及意义?
陈晓军教授:年开始,红房子论坛开始开设分论坛,今年发展到12个。同以往会议相比,这次会议的规模更大,涵盖面更广。从会议内容来讲,以往的会议主要注重妇科肿瘤领域,今年,会议内容涵盖妇科肿瘤、妇科微创、围产医学、子宫内膜异位症、生殖内分泌与辅助生殖、宫颈癌前病变、生殖免疫、乳腺、新生儿、护理分论坛、超声、医院管理等前沿学术热点,涵盖面广,医院的一种发展趋势。宫颈、生殖、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亚专科、单病种论坛,通过全方位深入探究一个具体问题,使我们的临床科研工作更为细致全面,这是这次会议的最大的亮点所在。
2中国妇产科在线:您能否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简要的向我们普及一下早期子宫内膜癌和癌前病变的个体化诊疗模式,其次这里提出的个体化诊疗模式,主要是对哪些方面进行评估呢?
陈晓军教授:既往子宫内膜癌和癌前病变治疗都是一样的治疗方法,随着亚专科的开展,我们认识到对这类疾病的治疗不应该局限于单一模式。每个病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提出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针对患者特点设计个体化治疗方案。在启动对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及子宫内膜癌病人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前,首先要进行综合的评估,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治疗,有无影响治疗方案选择的适应症、禁忌症,然后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设计恰当的治疗方案。例如,虽然高效孕激素是经典保育治疗方案,但如患者为血栓高危的人群,那么高效孕激素可能导致患者血栓形成风险增加,这时候我们更倾向于选择LNG-IUS、GNRHa这类血栓低风险治疗方案。对于子宫内膜不典型性增生患者,大剂量孕激素口服不良反应较大时,可选择不良反应更小的LNG-IUS治疗。另外,宫腔镜的全面评估和个体化治疗也是我们有效提高内膜癌和癌前病变保育疗效的重要手段。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评估,尤其是两侧宫角及子宫下段靠近宫颈部位病变的评估和个体化的处理具有很大的优势,同时可在直视下充分去除病灶,有效提高药物治疗疗效。最重要的是,包括临床、病理、影像、超声、宫腔镜、生殖、乳腺在内的多科协作团队通过多科联动,为患者的诊治提供了最佳方案,是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保育治疗的开展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
3中国妇产科在线:您在此次红房子论坛授课题目是《早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可否保留生育功能的思考》,请您谈一下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保留生育功能需要参考哪些因素以及保留生育功能后的病人管理。
陈晓军教授:世界上所有的诊疗规范当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均不建议保留生育功能,但临床上有一些特殊的子宫内膜癌病例,影像学显示可疑肌层浸润,对于这类患者,应该如何处理呢?因此,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对于早期子宫内膜癌可疑肌层浸润者,是否可以保留生育功能?总体认为,如果子宫内膜癌有明确的肌层浸润,不能保证病灶完全清除,不建议保留生育功能。但是,对于影像学考虑可疑肌层浸润的病例,却是另外一回事。这类病人的处理需要非常谨慎,年轻的早期子宫内膜癌病人,虽然切除子宫会很安全,但病人也就丧失了生育功能,因此,建议要结合超声、核磁等影像学检查综合考虑,可以在核磁共振下对可疑病灶定位,然后在影像学指导下进行宫腔镜下局部肌层活检,进行病理检查明确有无肌层浸润,确实存在肌层浸润,病灶不能完全清除的,不建议保留生育功能,对于病理明确没有肌层浸润的病人,在严密随访下可以考虑保留生育功能。
4中国妇产科在线:那么子宫内膜癌治愈后应如何处理?
陈晓军教授: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是临床的一大问题,医院医院转来的这类患者。由于妇科与生殖科都是独立科室,妇科保留生育功能后建议到生殖科就诊,有些生殖科医生对患者的基本情况不熟悉,促排卵时应用大量激素,导致病人子宫内膜癌复发。因此,有条件的医疗单位要进行多学科协作。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完全逆转的病人,如无生育要求,可以宫内放置曼月乐环、口服避孕药或孕激素预防性治疗,避免患者复发;对于有生育要求的,一定要在妇科肿瘤医生与生殖科医生充分协作下,一起进行讨论,在保护性应用孕激素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促排卵治疗,保证患者在子宫内膜安全的情况下进行辅助生殖,尽快完成生育功能。
5中国妇产科在线:您认为血中性激素与胰岛素水平与子宫内膜增殖程度是否具有相关性?
陈晓军教授:子宫内膜病变实际上是一个逐步进展的过程,从最开始的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到子宫内膜的不典型增生,再到子宫内膜癌。胰岛素抵抗在子宫内膜病变的最早期阶段就已经出现,约30%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进一步研究发现,虽然子宫内膜病变属于雌激素依赖性疾病,但对绝经前病人血清激素水平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中雌激素水平较正常妇女并未升高,相反胰岛素抵抗是内膜病变患者的显著特征,这就提示胰岛素抵抗在子宫内膜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我们还发现,不存在胰岛素抵抗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治疗时间短,效果更好;存在胰岛素抵抗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治疗需要的时间更长,治疗效果相对来说就差一些。
6中国妇产科在线:非常感谢您的耐心解答,谢谢您!
更多女性宫颈健康内容敬请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摢涓尰闄㈡瘮杈冨ソ鍖椾含鏈濂界櫧鐧滈鐭ュ悕鍖婚櫌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hkt.com/wacs/4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