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突破罕见肥胖子宫内膜癌患者在西安西京
西安网讯:5月10日上午,一场别开生医院医院举行,讨论的病例主角是62岁体重近斤的王女士,患子宫内膜癌,由西京医院医院妇产科联合牵头多学科联合,经过近一个月的手术治疗,顺利出院。据权威机构检索国内外文献提示:此次子宫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为体重最大,年龄最大,合并病最多,属国内罕见。此次手术医院医院在医治疑难复杂病例又有了新突破,医院多学科协作形成常态,医院整体诊疗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患者王女士,由于身体肥胖并伴有高血压病史,她的BMI指数显示为56.2,3个多月前就出现了阴道不规则出血,医院都被拒收,没有办法一直靠口服止血药维持。无奈出血越来越多,家人只能求助于,用担架抬下楼,紧急送到医院。接诊医生看到病人情况危急立即开了住院证,并告知病房做好准备。当拿到住院证时,老人家属不敢相信地问医生:“这个体重你们能治疗不?”梁月英医生郑重的告诉家属:“这样的体重确实难,并且这种情形高度怀疑是恶性肿瘤,必须尽快治疗,我们一起想办法。”
患者入院后,妇产科立即组织诊断,但仅仅是上检查床就很难做到,手术床无法安放太大的身躯,静脉通路难以建立,加上阴道和宫颈难以显露,还伴随着高血压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等疾病,麻醉风险极大。不过只要有一线希望,大家都不愿放弃。妇产科连同麻醉科主任多次会诊,充分评估,手术室护长反复琢磨,两床拼一床,不断调试,先完成了宫腔镜检查并诊断性刮宫,病理结果的坏消息印证了医生的初步判断,子宫内膜中分化腺癌。
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一般采取手术、化疗和放疗等几种种方式,但化疗或激素治疗会加重患者心肺损伤,家属不愿意让患者知道病情,患者很可能不能坚持,放疗则会因为肥胖而无法定位,手术则是首选方案,能够最大程度切除病灶。为进一步确定方案,妇产科申医院专家在内的16个科室专家联合会诊,讨论后确定,手术可行,方式定为腹腔镜下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
确定手术方案后更多的问题来了,因患者肥胖需要时间和费用去定制、订购以及外借一批器械;患者合并高血压、呼吸衰竭、睡眠呼吸暂停,术前予以纠正需要多学科协作;手术需要头低脚高的特殊体位,全麻风险特别大;还有术前静脉通路建立、术后重症监护等等,每一项都有着非比常人困难。为此,王敬博院长专门召开协调会,由卫勤处领头,成立包括妇产科、医学工程科、重症医学科、药剂科、心内科、呼吸科、影像科、麻醉科等8个科室主任在内的患者专管小组。每日公布手术准备推进情况,医工科特事特办,临时采购定制器械,药剂科备足可能的特需药物,心内科和呼吸科专人会诊纠正心肺功能,重症医学科、麻醉科主任术前即多次评估患者,调试无创呼吸机,选择深静脉通路;影像科反复评估,医院教授会诊,做好下腔静脉放置滤网准备;护理部PICC小组反复查看,做好放置PICC准备。
25日早上8时,按照提前演练好的程序,帮助患者摆好体位后,泌尿科置入输尿管导管以最大程度避免输尿管损伤;消毒、铺单,连接好各种器械后开始麻醉。10时手术正式开始,麻醉科主任亲自插管监护,重症医学科主任跟台,血库、心内科和呼吸内科做好应急准备。进腹和想象的一样不容易,加长的器械并没有显得很长,分离粘连,举宫后终于见到子宫底部......术中每动一处都有渗血,每一步都小心谨慎,伴随着血压逐渐下降,局部止血、及时输血、渗血好转,终于完整切除子宫和双附件,患者如期苏醒。
术后,早已守候在手术室门口的转运团队,迅速将患者带至心胸ICU,进行重症监护,患者虽出现了短暂的急性肾损伤、轻度心功能衰竭,但经过妇产科、重症医学科及心胸ICU医护人员4天的科学救治,患者顺利恢复,脱离危险,转入普通病房。目前已经正常饮食,能够下床活动,复查各项指标正常。
当记者问到,面对如此罕见的病例,你们就没有害怕过失败吗?“是的,我们也犹豫过是否要放弃,思虑过万一失败的后果,但患者家属经过家庭会议后决定手术,愿意承担所有的风险和后果,的确令我们感动,病人把自己的生命都托付给了我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退缩和犹豫呢?”妇产科张魁主任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是医院给了我们信心和底气,上至院长,下到ICU的护士,大家都在为我们奔走辛劳和多方协调,更让我感动的是,医院考虑到我们家庭经济现况,免去了我们定制器械的很大一部分费用,这么用心怎么会不好呢?”患者家属感激地说到。
一次成功的手术需要的不仅仅是外科医生们精湛的手术技巧,更需要对敢于应对的勇气和多方力量的共同支持。西京医院医院不断拓展学科建设思维,狠抓业务提升能力,实现医患利益双赢,让广大群众享受到更为优质、便捷和高效的医疗服务。(西京医院医院供稿通讯员安萌)
编辑:杨婧子
本文来源:西安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hkt.com/wacs/12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