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西医心理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

中医+西医+心理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研究进展

李莉武权生崔宇红段永强张小花杜鹃

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当代女性,尤其是育龄期妇女中普遍好发,痛经是其最典型的表现,且发病率逐年升高。痛经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现象,严重影响妇女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部分患者还伴随睡眠障碍、焦虑及抑郁症状。随着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治疗更加强调以人为本,提倡人文关怀。近年来,各项研究对此疾病疼痛的发病机制认识不断深入,西医+中医+心理综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取得了较大进展,对此病病机及治疗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病因病机;中医+西医+心理治疗;综述;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C)是来源于子宫内膜且生长活性强的间质及腺体组织出现在子宫内膜外的全身任何部位,导致痛经逐渐加重、难以受孕、盆腔粘连、盆腔痛等的疾病,简称内异症[1]。进行性痛经是EMT临床最为常见也最痛苦的症状[2]。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本病在25~45岁女性中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为10%~15%,在不孕不育妇女中比例高达40%~50%,且近年来发病率呈升高趋势[3],本病对妇女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严重影响。目前,其病因病机尚不明确,但受生活环境、经济状况、剖宫产及宫腹腔镜操作等因素影响。随着病因病机研究的深入,中西医结合加心理干预治疗的方法疗效凸显,现将其病机及中医、西医、心理干预治疗研究进展阐述如下。

1内异症痛经发病机制

1.1中医学发病机制

中国古代医学中并没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记载,根据一些学者提出的发病学说、临床病理、患者症状和临床体征等,可将其归为“痛经”“癥瘕”“不孕”及“月经不调”等范畴。古代医书上的“月水来腹痛”“经行腹痛”实则为痛经。《傅青主女科》对妇女月经病的病因病机、证候及治则方药都有所涉及。现代大多数医家认为,内异症痛经的发生与多次宫腹腔镜操作和人工流产有关,术后损伤了肾气,使冲任不固、胞宫气血不调,致使气虚血瘀、气血亏虚、气虚不固,是发病的根本。“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分别为病机的两端。此外,女性有着特殊的生理结构以及特点,以血为本,血脉通畅,以血为用,则病不生,EMT发病也有其独特性,正如清代徐灵胎云:“妇人之疾,与男子无异,惟经带胎产不同。”古代医家将此病的病因归之于“寒”“瘀”两大因素,血瘀的成因又有气滞、气血虚弱、肾虚、寒湿凝滞及痰瘀互结等。尤昭玲[4]教授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中医“血瘕”的范畴,认为基本病理以“血瘀”为主,异位内膜实为“离经之血”。此病虽然复杂,关键以正气虚弱、血气失调、痰瘀互结为辨证点,主要病机为“瘀、虚、痰”,逆流于胞宫之外即为离经之血,长期日久内积成为瘀血,津液运行受到阻碍,影响气机升降出入,水液停聚遂生为痰,痰瘀互

1.2西医发病机制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疼痛感不一定与异位病灶大小呈正比,研究认为痛经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血清及腹腔液中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水平升高.许丽华等[5]研究发现前列腺素含量在内异症患者腹腔液中升高显著,而前列腺素的表达与痛经强度呈正相关;②子宫收缩。齐玲等[6]研究缩宫素受体(ox-ytocinreceptor,OTR)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位内膜及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表明缩宫素受体在内异症非痛经者中的表达水平低于痛经者,在EMT轻、中度痛经者的表达水平低于重度痛经者;③神经纤维刺激。正常子宫的神经系统主要由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及脊髓神经组成其互相交织共同构成内脏神经丛进入子宫。内异症病灶中广泛分布有神经纤维,肌纤维组织受深层病灶的浸润,导致感觉神经末梢受刺激而降低了痛阈[7]。④机械性牵拉:异位子宫内膜随着卵巢合成激素的变化而出血,这种呈周期性、反复的出血及再吸收导致病灶周围纤维组织粘连,最终成为瘢痕结节,重度EMT病灶导致子宫、输卵管、卵巢周围广泛粘连,从而致使盆腔脏器活动受阻,当月经来潮时,盆腔脏器充血、瘀血及张力改变等均可导致痛经。

2内异症痛经临床治疗

2.1中医治疗进展

2.1.1口服中药活血化瘀中药汤剂对内异症痛经疗效确切,中医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分型论治[8],临床观察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以血瘀为基础,证型相对较多,如肾虚血瘀、寒凝血瘀、气滞血瘀、气虚血瘀、痰瘀互结。据此各医家以痛经程度、疼痛部位及性质,结合舌相、脉象,辨证论治,以活血化瘀为基础,外加温经通脉、散寒止痛、健脾益气、补肾温阳、化痰散结、理气行滞法治疗内异症痛经,并遵循女性生理周期特点调和气血及阴阳,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刘京芳等[9]研究发现温补肾阳类中药(肉桂、附子、延胡索、小茴香、没药、桑寄生等)既可以阻碍异位内膜的异常黏附,而且中药中的活血化瘀成分也可使炎症反应得以减轻,改善体内免疫受抑制状态,从而达到治疗内异症的目的。

2.1.2中药保留灌肠口服药治疗盆腔内散在的、浸润较深的异位病灶效果慢,直肠通过静脉丛直接吸收灌肠药液中的有效成分,使盆腔脏器微循环得以改善,达到化瘀散结、活血止痛的效果,药效不仅直达病灶,而且减轻了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周亚红等[10]采用内异灌肠方(乳香,桂枝,没药,皂角刺,白花蛇舌草,虎杖,赤芍)治疗EMT痛经,23例女性痛经及13例性交痛患者经灌肠后疼痛均有明显改善,结果显示中药保留灌肠对EMT患者疼痛症状具有明显改善作用。此临床研究开辟了中药灌肠治疗内异症痛经的新思路。

2.1.3针刺治疗耳与冲任二脉及肾脏关系密切,神经系统与耳穴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耳穴针刺疗法对于缓解疼痛有着显著且持久的功效,这一点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针刺耳穴通过刺激神经系统改善全身循环,加快血液流速,同时调节冲任二脉和胞宫功能,最终达到祛瘀止痛的效果。金亚蓓[11]采用耳电针刺激皮质下、耳穴子宫、神门、内分泌等穴位治疗内异症痛经,总有效率为92.5%。

2.1.4外敷中药药渣借助中药药渣温热力量在下腹部局部外敷,通过脏腑与经络相表里的关系,使药性由表入里,温通经络、化瘀止痛,达到促进病灶消散吸收的作用[12]。

李艳青等[13]采用治瘀汤治疗痛经(当归、香附、柴胡、莪术、黄芪各15g,丹参30g,三棱12g,甘草3g,桃仁、赤芍各9g),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饭后半小时口服,剩余药渣用纱布包裹后热敷于下腹部,于下次月经来潮前两周,即排卵期开始连续外敷,14天为1个疗程,连用3个月经周期,对于缓解患者痛经症状效果显著。

2.2西医治疗进展

2.2.1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为激素依赖性疾病。目前常用的西药有以下几种: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可有效减轻痛经、急慢性盆腔炎及盆腔痛等引起的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此类药物是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而痛经是由于前列腺素合成增多导致子宫过强收缩引起的,因此其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口服避孕药:避孕药是最早用于治疗内异症的激素类药物,适用于轻度内异症患者,长期连续服用可造成类似妊娠的假孕现象,使异位、在位内膜萎缩,以缓解痛经。低剂量高效孕激素、炔雌醇复合制剂较为常用,每日1片,连续口服6~9个月。高效孕激素:目前孕激素因其副作用小、费用较低且能够降低疼痛复发率而被认为是治疗内异症的首选药物,其可使丘脑-垂体-卵巢轴受抑制,雌激素水平下降,作用直达子宫内膜,使其萎缩后脱落,其中安宫黄体酮、炔诺酮和甲地孕酮等为临床常用。6个月为1个疗程,此期间痛经缓解,月经周期及经期恢复正常需数月后。孕三烯酮可抑制卵巢分泌孕激素和雌性激素,同时FSH、LH峰值也受抑制,以达到降低雌激素作用。孕三烯酮作用于异位内膜,使之萎缩最终被吸收。其服用次数少,剂量小,同时价格相对较低,副作用小,连续口服半年为1个疗程.达那唑有类似小剂量雄激素作用,可与雄激素及孕激素受体结合,抑制子宫内膜增殖达到使内膜萎缩最终,导致闭经的目的,一般口服半年为1个治疗周期,停药后便可恢复卵巢排卵功能。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为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可抑制垂体生成促性腺激素,降低卵巢激素水平,达到药物性卵巢切除的作用,最终内膜萎缩,无卵泡发育及闭经,起到缓解内异症痛经的作用,但治疗费用相对较高。

2.2.2手术治疗当药物治疗无效、症状较前明显加重或有较大的异位卵巢囊肿时考虑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因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已成为治疗内异症的金标准,不仅能有效提高怀孕率,而且具有减轻疼痛的优势,患者也易于接受,是目前首选术式。张雯等[14]临床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内异症患者60例,后经随访患者痛经症状均改善。

2.2.3其他疗法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治疗EMT的效果仍存在争议,作为一种新型避孕系统,对于经量较多女性尤其适用。崔欠欠等[15]研究发现LNG-IUS在不影响卵巢功能及生育功能的前提下,既有避孕作用,而且作为一种保守性治疗手段,具有安全、可逆性好且长效的优点,是治疗内异症痛经的一种新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3心理疏导治疗

EMT痛经是一种反复发作、逐渐加重的疾病,研究发现,40%~60%慢性疼痛患者都难以耐受疼痛而产生不良情绪反应,表现为睡眠障碍、焦虑状态及抑郁情绪[16]。郭琼瑛[17]研究发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的发生受诸多因素影响,如职业、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及患病程度等。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内异症痛经患者紧张、焦虑、抑郁情绪。

心理干预治疗措施:①耐心倾听患者的述说,使其情感得以宣泄,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使患者认识到情绪变化与病情发生发展是密切相关的;②指导患者使自己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不要将过多的







































北京一般的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北京有哪些比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oohkt.com/wazz/74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